【社会】觅寻失落的黎族族群 2021/5/13

文/高清照为了探秘海南黎族族群的迁徙问题,作者一行数人,2019年对江西、湖南、贵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寻访冲头村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与湖南省茶陵县接壤,是举世闻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市)之一。我们此次的莲花之行,主要目的是探访冲头民族村和棋盘山民族村。这两个村庄分别在良坊镇和神泉乡境内,据当地网络媒体介绍:在两个村庄居住的黎族人,他们的祖先是清代自海南岛迁移至此的,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2

查看详细>>
【调查】口述史访谈在田野调查中的应用 2021/5/13

文/吴晓萍口述史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包括社会学、传媒学、心理学、医学等各类学科,其发展呈现出了日益明显的跨学科与跨领域的特征与趋势。笔者从多年实践与经验的层面,对口述史访谈法在社会学田野调查中的操作原则和技巧做一些探讨。一、口述史访谈法的基本特征访谈法,是口述史研究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访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是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调查方法之一。是“访问者向被访者做的面对面直

查看详细>>
【观察】“读行”万宁:“后安三绝”与“大茂竹器” 2021/5/12

文/王致兵郑立坚张宝之近期,我们到了海南省万宁市,向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郑立坚先生讨教万宁地方文化。郑先生说,“咱们一边走一边探讨吧,这样‘读’与‘行’结合,会对万宁文化更有感觉”。由于时间关系,本次文化考察,我们先去了后安镇寻觅“后安三绝”,再到大茂镇了解“大茂竹器”。第壹站:后安三绝,鲻鱼、粉汤、打铁第一绝:“后安鲻鱼”的奥秘“后安”古代叫“后?”。后?地区由征收海鲜税,逐渐成为墟市。宋朝时,有冯

查看详细>>
【华侨】华侨文化三则:遗产、博物馆与新生代 2021/5/12

文/李世浩华侨。对于“华侨”一词的起源,学者李长傅认为:“华侨”一词是在清末的革命运动中,随着中华意识的增强而产生的:“清末因革命运动,中华二字始注入侨民之脑中,有中华会馆、中华学堂之建设,乃发生华侨之名称。”但实际上,“华侨”一词的出现时间较晚。据庄国土考究,书面上“华侨”一词最早出现在1883年郑观应呈交李鸿章的呈文中:“凡南洋各埠华侨最多之处,须逐渐布置,亦派船来往。”而在实际使用中,该词最

查看详细>>
【历史】也说海南盐史 2021/5/11

文/陈光良古人早就体会到“无盐则肿”,人若长期淡食则全身浮肿,四肢乏力。海南岛上的原始居民,在海浪迸溅的礁石坑凹处可捡到晒成薄片状的白色结晶体,他们尝试用来烹调食物感觉味道咸美,活力倍增。后来,他们只要将自然蒸发到一定浓度的卤水舀到石坑处暴晒,或用釜器烧煎,就可以收获需要的盐巴。正如许慎《说文解字》所言: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海水是制盐取之不尽的开放的资源。海南岛四面环海,环岛沿岸热能

查看详细>>
【三亚印象】记忆中的盐田坡 2021/5/11

文/何万里说起盐田坡,那是以前三亚榆亚盐场管辖的一个工区,处于下洋田与海罗之间,方圆几千亩,是三亚市区晒盐的主场地。上世纪七十年代,盐田坡很壮观,方方正正的盐田似井字与田字,一个挨着一个,与平缓的埂子,一垄垄界分而相连。红树林占据整个湿地,与整齐的平顶仓库相呼应。那雪白的盐堆成一个个小山包,在阳光的折射下银光闪闪。盐工们推着木制的单轮车来回穿梭,忙碌的身影点活了盐田坡的寂静。这是盐田坡给我的印象,

查看详细>>
【文化】消失的盐田:三亚千年盐史变迁记 2021/5/11

文/伍志洁盐为“百味之母”,从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古时有“盐贵如金”之说,盐作为国家管控的重要物资,可以说是决定国家生死与富强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年产盐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1950年前的三亚盐说到盐,三亚是历史上著名的盐乡,其制盐历史悠久。由《新唐书·地理志》中那句“乾元元年(758年),琼山、宁远、振州等县有盐”可知,三亚的盐史至

查看详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