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何以可能?
王宏海
(海南大学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 跨文化研究中心,海南 三亚 572022)
摘 要:跨文化研究何以可能不仅在于对文化自身的确定,还在于对文化主体的审视。文化主体是指心智健全的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灵性或者精神性。而文化得以确定就在于人的灵性。主体具有灵性,是以主体间可以交流,在交流中创造文化。由于主体的外在环境与自身能力所限使得主体的文化创造不仅是有限的、也是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点,而异质文化相互冲突与融合使得文化成为不断生成的过程。通过对跨文化研究的哲学反思可以有助于民族文化自觉,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民族文化;跨文化;主体
诚如金克木先生言“‘文化’一词的含义很有弹性,边界模糊,但大家都用,可见仍有共同之处” [1]160。文化是大家共同拥有的,可以意识到的,难以给出科学定义的知识范畴。之所以如此说,一个原因是文化一词的外延不确定,内涵自然也就难以把握了;二是语词在历史的语境中意义不断生成,也在不断地丧失,造成了语义的流变与歧义。尽管如此,从词汇学与语用学考察文化的内涵仍然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站在主体的立场,以这种研究视角研究跨文化就成了一种较为恰当的研究范式。
主体就是智能健全的人。人不是物,人不仅创造自己,也创造他者。人生而具有物性与灵性,物性属于自然属性,在天地之间,大化流行,虽千世、万世运转不已,如饥食渴饮是自然本能,而非人之特有属性。人之所以区别于物者在于人的灵性,属于精神与信仰的层面,也即人的文化属性。因此,中国古人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象传》)在古人看来,事物内在的变化属于“天文”,知止而止属于“人文”,观察自然变化,使人做事合于时节,审视人类社会的礼仪变化,使人脱离自然的物性,发明人的灵性就是文化。
而在英语中“culture”意思是文明或文化,源于拉丁语colo, colere, colui, cultum 等词。其本意是“to till the ground, to tend and care for”,即栽培、培养、驯养、耕种和照管等意思。也就是说:“culture”之意是由对物的驯化、培养到对人自身的关注与爱护生成而来的。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进一步明确了“culture”文以化成的含义,认为“culture”源于自然,又区别于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即“第二自然”。
由此看来,无论是华夏文明还是古罗马文明,“文化”一词就其语源学而言,均有文以化成的内涵。在此意义,文化就有了比较的可能。按照金克木先生的分析,“比较文化”有各种说法,也不一致,不过都指的是着眼于不止一种文化的不同研究,即“跨文化的研究”。
以上就语源学说的。其实还可以从语用学——文化的类型来分析:如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以及亚文化等;资本主义文化与殖民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与江湖文化等等;传统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等等;河姆渡文化、二里头文化与泥河湾文化等等;玛雅文化、巴比伦文化等等;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与渔猎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伊斯兰教文化等等;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与美国文化等等;大学文化、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教师文化、军人文化与工人文化等等;雅文化与俗文化等等;饮食文化、娱乐文化与竞技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因此,通过考察文化现象,对这个难以把握的知识范畴就有可能给出一个较为自洽的定义。
在此意义上,文化就是人——主体自身的灵性创造活动。文化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的人类精神活动,它以符号和观念的形式存在。自然没有被人赋予生活实践、艺术审美的意义时就不存在文化意义。当个体意识没有得到族群和社区的认可时,也就谈不上当下的文化,当个人的文本和创造的符号发生影响的时候才产生文化。所以说主体创造文化,文化创造主体。
上一篇:【落笔茶座】并不神秘的“核心期刊”
下一篇:【文化与艺术】民俗文化的密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