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密码解译
—民俗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武 文
(海南大学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 人文与传播分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摘要: 民俗文化是由密码因子的排列与组合构成的符号群。密码解译是民俗研究必备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密码解译的原则,介绍了民俗文化密码解译的九种类型。
关键词:民俗文化;方法论;密码解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9)01-0-0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民俗文化作为仪式化表演、叙事,它是由密码因子的排列与组合构成的符号群。民俗研究就本质而论,就是要揭示那些隐匿于民俗事象中最具有“母题”意义和原始形态的文化因子,即民俗中不断遗传和复制的基因密码。
一、民俗文化密码解译的必要性
由于民俗文化之原型是一种不易显露的心理符号码,是表演中未出席的文化因子,所以密码解译是民俗研究必备的研究方法之一。民俗文化的原型在原始社会业已形成,这是不可忽略的客观事实。尽管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民俗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然而它却包含着大量的原始遗留的基因特质,强烈地体现着觅母、恋母的情结,以及鲜明的回归倾向。我们之所以主张用密码解译的方法去研究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纯由这种物质和倾向导致的回溯式联想决定的,而是出于多层面的思考。
首先,人类社会经历过一个漫长的符码化时代。当先民们面对浩瀚而陌生的大千世界时,使他们深感困惑的是如何与宇宙对话,即今人所谓的“信息标志”。在长期的时间中,他们终于发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是对世界的分类以及对事物的命名。正如结构语言学家所分析的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的那样,先民们同样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能指和所指的两方面,即存在与意义。如,太阳在先民们眼里它既是太阳本身,又是光明的象征。这时,太阳已获得了符号的属性。先民们依据自己已懂得的极为古朴的分类知识和符号的性质,对万事万物进行命名,犹如今人给小孩命名一样,每个名字同样具有能指和所指的两部分,结果世界被符号化了。先民们对世界的符号化一方面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具有规律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先民在对世界符号化的过程中,常常加以神秘化,使其变得更加隐密。如原始信仰——图腾崇拜中常常把人和某种动物或无生物结合起来,塑造出半人半兽或神与兽结合的怪诞形象。这种异体结合实际上就是两种或多种符号的结合。那么为什么在图腾崇拜中会出现这样的超现实非逻辑的结合呢?如果你不使用密码解译的方法,那就很难揭示其所蕴含的思想真谛。而当你使用密码解译的方法时,就会发现这种不和谐的结合,恰好是最和谐的人类道德力与动物力的最完美结合。就是说,在道德方面它表现了人高于动物,而适应自然和征服自然方面,他表现了人类本能的匮乏性。这两方面的结合在先民眼里就成了一种极度的完美。
其次,原始思维造成了自我的隐密性。原始思维是一种混沌思维,即非逻辑思维,抑或是反逻辑思维。在这种思维支配下,其思维方式基本上摒弃了直线性的联接,淡化了时间和秩序,突出了空间的主体与立体性,表现出思维的多维度空间。在先民们的眼里,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单一性,如说及人,他必然与天地互涵化一,很难把人从大千世界中独立出来。表现出强烈的物我同一意识和鬼神共同参与意识。在物我同一意识中,先民们常常以物代人,即把物的概念与人的概念等同起来,这时,物的符号已成为人的符号之替代。如,在原始巫术中,巫师常把对物的崇拜或惩罚当成对人的崇拜或惩罚,以表达人们的愿望。在先民们看来,惩罚敌人的衣物、毛发、兵器如同惩罚敌人自身是一样的。犹如今天愚昧者所认为惩罚情敌的照片,或他(她)的替身就等于惩罚了情敌的心理也完全相同。在鬼神共同参与意识中,先民们的自我意识几乎丧失殆尽,认为自己的行为与结果都是在鬼神的参与下发生的,自己的意愿只不过是鬼神意志的反映而已。在这时,种种神奇的符号充斥于先民们的思想生产与生活中。如,在伏羲与女娲的神话中,为表明兄妹婚的合理性,使用了“烟散”、“烟和”、“滚石磨”、“神龟指点”等符号演绎的情节,以象征鬼神的意志,即为其例。无论是物我同一意识,或是鬼神参与意识,都会造成先民们自我的隐密性。这种隐密都会渗透在一系列密码中,今人只有在对其破译中发现其深层内涵。
上一篇:【文化与艺术】跨文化研究何以可能?
下一篇:【社会与法律】位育:行业规则与职业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