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律】位育:行业规则与职业伦理

2014/11/28 17:23:39

位育:行业规则与职业伦理
 
沈关宝  李利
(海南大学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 社会发展分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摘要: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追求社会稳定有序,需达成社会“位育”,使构成社会的各行业互补相成,让从事具体职业的个体知道自己的位置并谋求自身进一步的发展。以上两个方面需由行业规则和职业伦理来达成,前者针对社会,后者面向个人。
       关键词:位育;行业规则;职业伦理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八十多年前,潘光旦先生取《中庸》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义,将Social adjustment译成“社会位育”(潘乃谷,2000:4)。在潘先生看来,社会秩序建立在社会差异的基础之上。就整个社会而言,这种差异是互补相成的,正如男女有别,才使人类种族得以绵延不绝;就个体而言,则有所谓因人制宜,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我们中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正是同样道理。
        由此可见,潘先生是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提出“位育”这一概念的。首先是社会,为了满足人类群居生活的需要,社会的体系不能残缺。比如有新生儿,必须有接生婆、助产士;又如要吃饭、穿衣,必须要种粮、织布。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各行各业有机地组合起来,实际生活中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潘先生所谓的相成,而不是相害,用迪尔凯姆的话说,就是“有机团结”(埃米尔·涂尔干,2000:108)。
        其次是个体,“位者,安其所也” (潘乃谷,2000:4)。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说,指的是不同物种在生态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则指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每个人须按社会对这一位置的要求来行为,而社会对各个位置的要求就是我们所谓的角色规范。若人人都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按照角色规范行事,则能各得其所,社会也井然有序。
        当然,潘先生还指出,“育者,遂其生也” (潘乃谷,2000:4),从自然界来说,指生物自身的发育。引申到社会上,则指社会的稳定有序,是为了社会中个体的充分发展,个体的发展表征着社会的进化。所以,潘先生结合了西学中的生态学、社会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提出了“位育”之说,不仅从社会到个体,还从秩序到进化,作了一个立体综合的考察,并在其后的学术研究中,进一步把“位育”应用到解释和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上,如家庭、人口、教育、民族复兴、政治等。潘先生有一篇用“位育”来讨论教育的文章,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强的鞭策意义,其大意是讲教育的目的应是教人得到“位育”,而中国当时的教育却没有顾及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有85%以上的农民,而当时的教育目的只是在教这85%的农民脱离农村,而不是教他们如何与土地及动植物等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打交道,没有考虑这85%的农民如何“安其所遂其生”,故他称此种为“忘本的教育”(潘乃谷,2000:6)。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又如何呢?今天,改革开放已30年,这场以经济体制为破冰点的改革引发了中国社会的总体转型。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学术上还没来得及作很好的反思。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新中国建立后,我国试图以“共产主义”的理念来重塑中国社会,而在实际效果上形成了以“政治身份”来确定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这段时期,整个社会呈现为“政治一元性”,经济是为满足政治需要而按计划严格进行的,所有资源被行政高度垄断;文化教育也不例外,根据国家政治目的,某些学科可以被划分为资产阶级学科而予以取消。经济不成其为经济,文化不成其为文化,一切以政治标准来衡量。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实践消除了行业差异。可以说,这段时间的中国形成了一种异常的低度分化社会。言其异常,可以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来描画。这种低度分化是以强力消除社会和行业差异,使各行业仅成为生产政治产品的流水线作业,缺少了各行业之间内在的依赖相成,这样,追求社会稳定有序便成为一厢情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