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园 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这个学期,一群人藏龙卧虎,平均隔一周就要准备一场战斗,他们也牺牲了自己的一次次假期,只愿为自己的思想国度建立更稳固的防线。
他们到底在追求一些什么呢?
是吵架么,看谁争得过谁?借这个时候练练嘴,试试以后和女朋友吵架会赢不?
是追寻真理么,看看哪一方才是最正确的?是真理和吾师的选择问题么?
是脱口秀么,看谁伶牙俐齿?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提到辩论赛经常会从脑袋里蹦出来的想法。
作为一个参赛选手,也作为一个全程的旁观者,从一场场辩论中,慢慢的对上面几种看法产生了新的认识。
的确是一场“吵架”。只不过是有风度的“据理力争”。给吵架泼上艺术的色彩,给吵架一个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权利。
的确是在追寻真理。只不过到后来,每个人都是真理。通过辩论,我们划清了人们有关是非的界限,也模糊了这个界限。辩论赛的辩题,若是本身就存在谁对谁错,就是选择题了。问题的一体两面,在这个时候认识的最深刻。
的确也是一场脱口秀。辩论中我们就是一个表演者,面对对方的提问,巧舌如簧,随机应变,在恰当的时机眉飞色舞,口若悬河,是让人心折的个人魅力展演。
这样看来,辩论赛是一场集合知识储备、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还有肢体语言、节奏掌控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为的是和吴结盟,抵御曹军。
纪晓岚能言善辩,为了在皇帝面前尽忠尽责。
大学生为啥辩论,不是为了一口饭,不是为了一国之君。更多的是自己的兴趣,那种头脑风暴,思维大爆炸的感觉。也许还有为了以后吵架会赢的目的……
O(∩_∩)O
有同学说看《奇葩说》等辩论综艺节目,羡慕风格犀利的马薇薇,逻辑超强的胡建彪,娓娓道来不急不慢的黄执中。这些人的思辨能力超群,但是他们都通过不同的表现风格展现出来。三院的每一个辩论队,代表自己的院系,结合自己学院的特色,也都拥有迥异的风格。法社的搬出法律,艺术的涂上梦想,理工的拿出勤恳,人文的秀出文采……
而校团委的老师们为了准备如此多贴近时事、靠近大学生生活的辩题也煞费苦心。
初赛
第一场:法学与社会学学院vs理工学院
辩题:“法治更能消除腐败还是德治更能消除腐败”
第二场:国际酒店管理学院vs丝路商学院
辩题:“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大学期间实现经济独立”
第三场: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vs体育学院
辩题:“个人出身还是个人努力决定自身高度”
第四场:管理学院vs外国语学院
辩题:“文化传承需要原汁原味还是融入流行”
第五场:艺术学院vs音乐学院
辩题:“综艺节目占比增大是文化的进步还是退步”。
第六场:人文与传播学院vs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辩题:“高等教育要以实践性为主还是通识性为主”
第七场:旅业管理学院vs财经学院
辩题:“打假是更需要消费者还是执法者”
复赛
第一场:艺术学院VS人文与传播学院
辩题:而立之年应该要有稳定的工作还是应该继续追求梦想
第二场:管理学院VS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辩题:到底是IQ诚可贵,EQ价更高还是 EQ诚可贵,IQ价更高
第三场:体育学院VS财经学院
辩题:收入差别能不能体现个人能力高低
第四场:时尚健康产业学院VS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辩题:长辈口中的‘我这是为你好’是不是真的为你好
经过初赛和复赛,有些队伍离开了,有些队伍留下了。
角逐出了四队,进入半决赛!
半决赛
第一场:艺术学院vs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辩题:“父母在,不远游,在当下适不适合”。
第二场:体育学院与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辩题:“要不要为了融入群体而改变自己?”
辩论赛逐渐白热化,进入决赛阶段
决赛
这么多场次比下来,这么多辩题讨论下来,这漫长而优雅的战役终于行至尾声。最后体育学院和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拼抢季军,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和艺术学院争夺冠亚。
第一场:体育学院vs国际酒店管理学院
辩题: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
第二场:法学与社会学学院vs艺术学院
辩题:人机大战的结局是人类的胜利还是失败
冠军: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巅峰之战的唇枪舌剑,选手们似乎已经准备好了在每一个细节上较量。服装得体风度绝佳思辨逻辑环环相扣,全力捍卫己方立场又屡屡为了把对方带进沟里奋不顾身。
很精彩,作为身在现场的人,只有这三个字可以说。
现场和看比赛的老师们交流,都觉得我们的学生展示出的风采真是让人惊讶。
是的,每个参与者都很棒。
没有人生来善辩,能言善辩都是通过我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与人接触,不断进行思考而来,从而敏捷了我们的思维,锻炼了我们的口才,而那个终极问题:
如果我赢了辩论赛,我吵架可以赢过我女朋友吗?
不知道你们怎么回答啊,反正小编我的答案是:
(部分图片来源校学生会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