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例
王毅武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绿色崛起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合理的资源配置获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异军突起的科学发展模式。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生态最好区域、经济不发达、岛屿经济等现状,充分利用海洋大省和独特自然资源的优势,完善“一岛四业”的产业结构。海南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关乎国家的核心利益,也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适愿景。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崛起;岛屿经济;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是近年来继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崛起之后的新的时代性用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在追求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同时,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与自然协调统一为归宿。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简约集约、全面发展,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绿色崛起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社会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最小的成本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配置获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异军突起的科学发展模式。这种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和谐共处,突出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是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实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是绿色崛起的宗旨与归宿,绿色崛起是生态文明的路径与规范。
一、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词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认识海南的基本省情,是生态文明、绿色崛起的客观基础与理论前提。
岛屿经济。海南是一个独立岛屿,易于导致经济发展的自我循环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岛屿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交通,目前,海南与外界联系的交通方式主要有:海运、空运、汽运。粤海铁路建成通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南与内陆省份之间交通不便的矛盾;海运虽具有量大、成本低的优势,但海陆转运增加成本、耗时长、易受天气影响是难以克服的劣势;空运成本太高。由于物流容易受阻,经常造成岛内很多产品不能及时出岛,岛内需要的原料产品等也因运输与时限等原因成本升高,到海南的游客也往往由于交通不便和交通费用昂贵而转向其它旅游热点。虽然岛内交通便利,但外联成本较高则是岛屿经济不可忽视的约束条件。此外,还应该注意到,岛屿生态往往比较脆弱,一旦毁坏,极难恢复。因此,“绿色”发展以及对于“绿色”的保护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生态最好区域。海南岛纬度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相近,亚龙湾、海棠湾、清水湾、月亮湾等多个港湾都可与夏威夷相媲美。省会海口作为世界少有的海洋北岸城市,海阔浪平,系海南经济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宜居、宜学、宜游、宜商。海南岛四季如春,气候温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使其成为世界上生态最好区域,是少有的发展国际旅游特别是冬季旅游的最佳目的地。现代社会,生态良好是金不换的“贴身宝玉”,是海南800多万百姓的“铁饭碗”和“生命线”,也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独家“原生态资本”。爱护、保护、维护海南的“绿色”之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经济不发达。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在追赶与跨越中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经济发展与其最大经济特区的身份并不符合,从总体看,属于经济落后地区,还处于“三低两弱”(劳动生产率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生态脆弱和社会文化基础薄弱)的矛盾中,是海南当前和今后在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影响和制约“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因素。“三低两弱”还导致了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过小、自主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等许多可以预见的不利因素。因而经济“崛起”至关重要。
可见,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词。生态是海南之根,环境是海南之本,生态环境是既是海南的生命线,也是海南的最大优势,因而生态文明之重要无论怎样肯定与评价都不会过高。同时,海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何等之重要,也是无论怎样强调与抓紧都不会过分。海南的崛起必须“绿色”,也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走一条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之路,应当是毫无疑问的。
二、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是海南富民强岛的必然路径与实现形式
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在海南的基本指向,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于生态与环境优势的认定,确定适合的发展方向并选择相应的产业配置,实现富民强岛,亦即从本区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现实与潜在优势,依托客观、适合的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是海南富民强省的必然路径与实现形式,其必然性在于:
全国唯一热带省份。海南岛地处热带,属海洋季风气候,北纬18°,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非常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是中国主要的热带作物产区,更是发展反季节瓜菜的低成本“天然大棚”与热带水果产地。海南发展“热带+海洋”旅游更具特色,得天独厚,对于内陆和寒冷地区而言,具有无可抗拒的魅力和吸引力。
海洋大省。海南的希望在海洋,发展在海洋,前程亦在海洋。海南省水深200米以内的近海大陆架渔场面积达22.5万平方公里,海洋水产在800种以上,鱼类600多种,可供人工养殖的浅海滩涂约2.5万多公顷;有盐田面积5000公顷,年产原盐27万多吨,是我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天然盐场的最佳之地;环岛有可待开发的港湾50多个,近海海域分布着3个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发展海洋运输业和港口经济的理想之地,还是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潜在之地。特别是,我国南海的战略意义与地位日趋显现,海南作为祖国南海“守护神”与开发“最前线”的战略意义与地位也日趋被认同。
率先建立市场经济框架。海南建省办特区伊始,就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努力发挥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试验田”作用,为海南经济社会的顺畅发展打造了良好平台。但由于国内大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海南的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和彻底。事实证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网络欠发达、市场秩序不规范、行政权力过多及不合理干预,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融资、经营等方面,仍然不能与公有制经济平等享受“国民待遇”原则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海南仍需进一步深化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体制与机制,以便为富民强岛提供适合现代经济运行的平台。
经济发展步入历史最佳时期。事实上,海南自建省办特区以来,经济正常、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建省前,“汽车事件”,开局不利;建省初,“洋浦风波”,开门不红;1993年下半年后,房地产“十年泡沫”,元气大伤;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海南金融体系遭受重创。进入新世纪,是近些年来海南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换言之也是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为富民强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海明珠”绿色崛起指日可待。
海南生态文明、绿色崛起的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具体是“一岛四业”。“一岛”即“国际旅游岛”,“四业”即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现代化热带农业、国际旅游业和现代教育业。
“一岛”的本质内容。海南的优势、希望与生命线是生态和环境,决定了海南“生态立省”政策的客观性与正确性,亦即绿色崛起的必然性,也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依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即国际旅游岛被确定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要依托并发挥海南生态环境和热带岛屿资源优势,借鉴国际岛屿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旅游要素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旅游设施、旅游产品建设及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成为国人的四季花园、岛民的幸福家园和国际化的旅游天堂。
“四业”的基本内涵。海洋产业将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与发展支撑点。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优化“蓝色产业”结构与布局,形成以海洋渔业、热带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为先行性产业以及与其他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的,既有较高的近期开发效益,又有可持续发展的远期效益的南海资源综合开发基地。
热带农业及其轻加工业要以精致、绿色、专业化、规模化为导向,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发展精致、绿色农业,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突出精细、集约、绿色、环保与品牌概念,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大农产品出岛出品,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与占有率。
国际旅游业的基础与特点在于海南良好的生态与环境,热带、海洋、山地、雨林等海南独有的自然禀赋是发展海南国际旅游业的特殊载体。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把商务、政务、会展、休闲、度假、公共关系与现代旅游及海南的良好生态结合起来,高质量地做大、做强、做实、做精海南现代旅游业,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与实质性内容。
现代教育业的发展在海南大有前景,良好的生态与环境不仅是发展旅游业的自然基础,而且也是发展现代教育业的特定内涵。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教学区域的生态与环境不好,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教学区域设在不好的生态环境里。现代教育业的发展,既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也为海南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研发与转化提供一体化、集约化、国际化的重要智库基地,同时也可以撬动并促进包括服务业、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的相应发展。把海南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教育、科研、文化合作交流的运行平台,大力增强海南省域的软实力,扩充海南发展的精神内涵和人文资源,在建设旅游强省的同时,建设文化强省和教育强省,增进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内在动力,发展现代教育业实属必要。
“一岛四业”是互相联系的系统性工程与有机整体,关键在于把握好“一岛”与“四业”的关联性。“四业”的发展支撑“国际旅游岛”,“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四业”为基础,“一岛”与“四业”之间是有导向、有重点,互相依托、互相渗透的。“四业”在发展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使国际旅游岛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绿色崛起。
三、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直接关乎国家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是关乎生死存亡而难以妥协或退让的重大利益,就国家层面看,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一方面,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关乎社会稳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海南系“南海明珠”,生态文明与绿色崛起在海南的具体路径与形式直接关乎我国在南海的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这里所讲的是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南海问题。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没有真理、只有实力,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利益。弱国无海防、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这个道理,身处祖国南海前沿的海南岛居民,在亲身经历了西沙海战、中美撞机事件、钓鱼岛撞船事件与黄岩岛对峙事件后,深感这些事件实际是两个国家硬实力的较量。人类发展到今天,硬实力的时代性内涵已进步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就后发国家而言,绿色发展的实质就是绿色崛起,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绿色崛起”比原来“和平崛起”更富时代感与感召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他山之石】德国生态治理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