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园 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九十年代以后,社会精英示范了什么?
官场精英一一精于工作政绩而疏于社会理解,不尊崇学术;
商业精英一一精于挣钱而疏于企业长远利益必然基于社会责任,不相信知识;
学界精英一一精于追逐社会地位而疏于追求真理,读书却不笃信学问;
文化精英一一精于个人文化影响力而疏于高尚文化的的社会影响力,读时髦书却不求甚解;
娱乐精英一一精于娱乐换钱而疏于娱乐改善生活和人生,基本不读书;
学习精英一一精于考试而疏于独立思考和人格,不好读书。
而读书的作用又是什么?
识字?明理?修身?还是…… 像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
以读书明理始,以改变现状终。
在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生活,几乎没人离得了校园电瓶车。早上睡晚了,等校车载你一程,在铃声敲响的前一秒你还能到达教室;中午天气炎热,为了尽量躲避路途中紫外线的伤害,依赖校车把我们带到目的地;傍晚从校门口回来,手上大包小包地拿着东西,坐上校车顿时“如释重负”。
校园电瓶车载着师生缓缓驶过,在东区和北区之间循环,每天搭乘校车的师生在候车点文明排队候车,有秩序地依次先下后上已成为偌大校园内的别致风景。
北四电瓶车终点站候车图
但是,早在几年前,排队候车还没有形成秩序以及相应的候车点时,乘客在乘坐校园电瓶车时总是会一窝蜂地挤上去抢座位,不但场面混乱,而且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当时,由于在站点抢座难,有些乘客就会提前坐一站,往往电瓶车行驶到终点站却没有人下车,车子再转回去,原本在终点站候车的人依旧在原地等候,长期的“恶性循环”造成了电瓶车使用率的降低以及资源的浪费,很多时候在校内乘坐电瓶车“一座难求”。
而如今,校园电瓶车文明排队蔚然成风,最先由落笔书院的陈俊儒与罗云文两位同学提议,他们向书院几位老师请示后,书院众同学一起努力,在校车队、校后勤部及一众老师的支持中,实现了校车新秩序的构建。参与这次活动的同学有:陈俊儒、罗云文、陈礼慧、施报豪、张颖、火浩鹏、洪曙萍、陈文、吕红晶、郑洪、鲍镇、施佩伶、崔夏颜、李佳明、林科妙、王丽伟、黎艳萍、邬烈鑫、唐嘉希、林孟丹、孙乐、陈杰、吴翩翩、陈松、王姝姝、邓鹏、蓝君君、杨术、刘永智、付知涛、施柄甫。
自2009年创立以来,落笔书院坚持每周日一次读书会,并开展了不少活动。
儒学为主:研读儒家经典,修身齐家,知行合一。
尊敬师长:陈彦军老师、王宏海老师、冯建章老师、赖伟钧老师六年如一日,无私引领与教诲一众同学,可亲,可敬。
友谊:入则孝,出则悌,亲爱师长,关心同门,其乐融融。
席明纳学习法:师生围圆桌而坐,就某主题各发观点,热烈讨论,其间老师组织、讨论、总结。如此可使之大量接触不同观点,培养其多角度思考、分析、辨惑、解惑之才能,同时,经常面对面交流,能够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能力。
学以致用:将前贤所教使用在日常生活、言辞行为、学习工作中。
定期读书: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学习讨论。
不时活动:不时组织大家到周围景点、古迹的游览。
来者不拒:书院一方面积极寻找同道;另一方面,但凡愿意一起读书者,书院皆欢迎。
陈俊儒谈读书:
自大一加入书院,已经四年了,我受到书院几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也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对此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书院每周有一次读书会,这种平等、轻松、自由的讨论是很能锻炼参与者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书院是一个自由且轻松的组织,大家因为热情和爱好聚集在一起,没有什么功利性,书院的四位老师长期带领同学们读书是义务的,但是大家都很愿意付出,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吧!
再没有比纯粹的信仰和热情更能激发一个人的了,儒家有浓厚的救世情节,书院的几位老师是这样,我们作为弟子门人,也濡染了一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圣人之志,作为后学,即便做不到那么好,从身边小事做起总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