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下午,陆丹院长、教务处孙仁佳处长、教学督导组蔡叔骅副处长以及各分院负责人做客“思想雨林”,以《考试作弊现象》为题,在座谈会上,与会者从管理、人性、社会现象等各方面讨论了作弊现象的出现、发生和预防,针对作弊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陆丹院长:12月25日至29日,我院举行了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在考试中出现了个别作弊现象,今天下午,“思想雨林”就以此为主题,进行一次讨论。 蔡叔骅副处长:人类的本性就是在创新,突破边缘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有出路。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破边缘要花力气,可是有的时候,边缘不是很明确,所以边缘应该是要关注的焦点。 陈博副院长:现在作弊现象的出现,也是一种边缘问题,学生认为作弊被揭发不是一件错事,而是做一件事情没有做好。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经验的流传,而是一个总爆发,是知识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并不是一个很单纯的问题或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姜国忠院长:人性本身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善恶是相互交替的。作弊是一种恶的表现,针对作弊不仅仅要有制度,同时还要有礼仪的教育,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对此,一是从管理上抓好,二是礼仪教育必须进行。 杨宗英院长:此次考试中,出现了一次代考的现象,发现学生认为这种事情是一件相互帮忙的事情,并不认为是一件错事,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过去认为耻辱的事情现在变成了一种风气。 蔡叔骅副处长:这是舆论宣传的混乱,是社会更深层次问题影响学校,这种现象不是一个学校所能解决的。 吴有法教授:考试制度依照很多的法律从古至今都不能杜绝考试作弊的现象,想在我们学校的学风要好好的总结一下。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把学习放在一个不重要的地位上,作弊的机会成本比较低,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不能禁绝。因此,首先要端正学风,老师的言行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次,在考试制度的管理上要下功夫,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要加强师德,端正学风。作弊现象的出现与学校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学生到现在还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这就要老师通过教学和教育来养成。我们要好好的研究一定的对策,从管理上更好地采取措施,要使我们的学风、教风在海南的教育管理上开个先河。 田言付副院长:从国外的教育看,学校的功能一个是管理,一个是服务。对于考场的管理要变成对考场的服务,考试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理念。 金声教授:服务的宗旨必须要加强,对教学的管理也要有一个服务的观念,对于考试要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体现出教学理念,从命题开始,从教学上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朱国昌院长:首先,作弊是一种侥幸的心理,学生作弊主要分三种:一种是想要高分,一种只是想及格,另一种就是什么也不会。监考老师要严格考场纪律。对学生的教育要从人格教育上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认真学习就能通过考试,考试只是对知识的检验。管理部门要避免考试中的各种漏洞。杜绝考试作弊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各方面着手。 贾文举教授:就本次全院性的计算机考试来说,也出现了作弊现象,其中还有个别替考事件,这也反映了个别监考的松懈。现在很多学生不认为作弊是一种很耻辱的事情,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出现的弄虚作假现象的影响,学生产生了弄虚作假的心理,认为能从投机取巧中得到利益。所以在一定方面,可以改变期末考试的考评制度,比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命题方式的改变,考核内容的个性化等等,同时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给于一定的关心。 陆丹院长:出现考试作弊是一个大的问题,换言之是全方位的制度问题。制度不健全,机会成本小,就可能作弊。较长时间以来“廉耻”之心在大学校园里,某种程度上在有些方面已经淡化,出现这种淡化是因为社会的转型,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结构的结果,依附于原来统一的、稳定的乡村生活的价值观念已经破裂,这是可以看到的,是社会转型的结果。另外,中国从“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太过轻率,导致传统文化的约束松弛,这是源头问题。我们应该从诸多方面齐抓共管,重新树立一种新的价值导向。同时,在从“大社会”到学校“小社会”,各类制度也要努力趋于合理。再者,要改变观念,法制、道德等相关机制上要协调,最终是从组织和人的管理方法与评估标准上改革,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研究,逐步的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风得到改变。做到老师要为学生服务,分院要为老师服务,学院要为分院服务。
思想雨林第三期――从考试作弊现象谈起
2006年12月30日下午,陆丹院长、教务处孙仁佳处长、教学督导组蔡叔骅副处长以及各分院负责人做客“思想雨林”,以《考试作弊现象》为题,在座谈会上,与会者从管理、人性、社会现象等各方面讨论了作弊现象的出现、发生和预防,针对作弊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陆丹院长:12月25日至29日,我院举行了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在考试中出现了个别作弊现象,今天下午,“思想雨林”就以此为主题,进行一次讨论。 蔡叔骅副处长:人类的本性就是在创新,突破边缘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有出路。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破边缘要花力气,可是有的时候,边缘不是很明确,所以边缘应该是要关注的焦点。 陈博副院长:现在作弊现象的出现,也是一种边缘问题,学生认为作弊被揭发不是一件错事,而是做一件事情没有做好。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经验的流传,而是一个总爆发,是知识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并不是一个很单纯的问题或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姜国忠院长:人性本身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善恶是相互交替的。作弊是一种恶的表现,针对作弊不仅仅要有制度,同时还要有礼仪的教育,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对此,一是从管理上抓好,二是礼仪教育必须进行。 杨宗英院长:此次考试中,出现了一次代考的现象,发现学生认为这种事情是一件相互帮忙的事情,并不认为是一件错事,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过去认为耻辱的事情现在变成了一种风气。 蔡叔骅副处长:这是舆论宣传的混乱,是社会更深层次问题影响学校,这种现象不是一个学校所能解决的。 吴有法教授:考试制度依照很多的法律从古至今都不能杜绝考试作弊的现象,想在我们学校的学风要好好的总结一下。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把学习放在一个不重要的地位上,作弊的机会成本比较低,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不能禁绝。因此,首先要端正学风,老师的言行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次,在考试制度的管理上要下功夫,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要加强师德,端正学风。作弊现象的出现与学校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学生到现在还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这就要老师通过教学和教育来养成。我们要好好的研究一定的对策,从管理上更好地采取措施,要使我们的学风、教风在海南的教育管理上开个先河。 田言付副院长:从国外的教育看,学校的功能一个是管理,一个是服务。对于考场的管理要变成对考场的服务,考试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理念。 金声教授:服务的宗旨必须要加强,对教学的管理也要有一个服务的观念,对于考试要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体现出教学理念,从命题开始,从教学上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朱国昌院长:首先,作弊是一种侥幸的心理,学生作弊主要分三种:一种是想要高分,一种只是想及格,另一种就是什么也不会。监考老师要严格考场纪律。对学生的教育要从人格教育上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认真学习就能通过考试,考试只是对知识的检验。管理部门要避免考试中的各种漏洞。杜绝考试作弊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各方面着手。 贾文举教授:就本次全院性的计算机考试来说,也出现了作弊现象,其中还有个别替考事件,这也反映了个别监考的松懈。现在很多学生不认为作弊是一种很耻辱的事情,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出现的弄虚作假现象的影响,学生产生了弄虚作假的心理,认为能从投机取巧中得到利益。所以在一定方面,可以改变期末考试的考评制度,比如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命题方式的改变,考核内容的个性化等等,同时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给于一定的关心。 陆丹院长:出现考试作弊是一个大的问题,换言之是全方位的制度问题。制度不健全,机会成本小,就可能作弊。较长时间以来“廉耻”之心在大学校园里,某种程度上在有些方面已经淡化,出现这种淡化是因为社会的转型,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结构的结果,依附于原来统一的、稳定的乡村生活的价值观念已经破裂,这是可以看到的,是社会转型的结果。另外,中国从“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太过轻率,导致传统文化的约束松弛,这是源头问题。我们应该从诸多方面齐抓共管,重新树立一种新的价值导向。同时,在从“大社会”到学校“小社会”,各类制度也要努力趋于合理。再者,要改变观念,法制、道德等相关机制上要协调,最终是从组织和人的管理方法与评估标准上改革,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研究,逐步的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风得到改变。做到老师要为学生服务,分院要为老师服务,学院要为分院服务。